争做改革尖兵 释放攻坚动能
记者:王海涛 供稿:高鹏飞
改革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省枣庄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广忠同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积极搭建“1+1+N”法治改革攻坚体系,主动承担改革试点,全面打造改革品牌,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通过以改革为驱动,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新带动整体工作提档升级,所承担的省对市“法治建设”考核指标连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一是坚持“一体带动”,全面统筹法治领域改革。将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作为推动法治建设的基础,建立改革攻坚重点任务推进报送机制,定期会商研判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创建法治政府、优化法治环境重大问题。围绕“全面”主题定位,探索实施“三个一”工作模式,因势利导健全领导体制、因地制宜建立工作机制、因情施策规范运行机制,在国内第一个实现依法治市、区(市)、镇(街)委员会“三级全覆盖”。一体化彻底理顺市、区(市)两级党委法治机构编制单独设置问题,市委依法治市办内设秘书处、法治调研处、法治督察处,核定专项编制9名;所辖六个区(市)均按市级标准执行,法治机构设置实现了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
二是坚持“一链驱动”,切实提高法治建设质效。高规格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动员大会和推进会议。市创建工作专班连续攻坚3年,58个部门单位合力推进,5名市级领导带队开展法治建设督察,确保指标完成率达到100%。创建过程中,在全省率先出台《法治枣庄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枣庄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倡议书》,上线运行“枣庄市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云平台”,对标示范创建100项指标和新修订的42项内容,细化量化为237项指标,全力打造法治建设“枣庄样板”,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三是坚持“多点创新”,全力打造法治攻坚品牌。创新打造“数字法治政府”新平台。投资220余万元建设“智慧法治枣庄”系统,分设“立法和重大行政决策平台”“国家工作人员‘两述两考’学法用法云平台”“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线上平台”“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云平台”等4个子平台,法治政府数字赋能效果充分展现。创新法律服务保障品牌。高标准建成全省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创新将主题公园与民法典法治宣传、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市民群众守法护法“完美结合”,获评全省十大法治建设案例。探索服务企业“法律服务帮办代理机制”,首创“4x4·专业+特色”法律服务团队模式,累计为企业审查合同1万余份、避免经济损失20.6亿元。打造党政一体法律顾问新模式,全年参与市委、市政府涉法事务112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20余条,中央媒体给予广泛报道。创新服务基层治理品牌。全力推进“集约化”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率先成立编制为20人的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实体平台,建成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线上平台,集中整合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公证、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市12348热线等10项职能,累计提供非诉讼纠纷化解服务10.7万余件,省内外19个地市先后来枣学习考察,品牌效应凸显。
|